当前位置: 湖南省互联网辟谣平台 > 谣言曝光台

王君超:不要让传闻变新闻,新闻变谣言

来源:千龙网 时间:2014-07-09 11:55:38
分享

  原标题:王君超:不要让传闻变新闻,新闻变谣言

  “新闻越来越像谣言,谣言越来越像新闻”。最近所发生的两起假新闻事件,不幸又被这句网络戏言言中。

  12月上旬,两则有关名人去世的假新闻被世界范围的中文媒体传得沸沸扬扬,再次向媒体从业者敲响了警钟。其中一则是关于国内某著名科学家逝世的传闻;另一则是南方某报发布的“一代功夫巨星洪金宝去世”的假消息。12月7日,某著名网站首页惊现《XXX教授今日12:43逝世,享年96岁》的标题。虽然内容链接出现在论坛板块,一句话的消息写法也极不规范,但是这条“讣闻”给出的时间要素精确到分,加上标题在网站的首页出现,因此被许多人信以为真。

  12月9日,南方某报刊登《一代功夫巨星洪金宝据传去世 英皇高层证实》的报道,言之凿凿地指出:“一代功夫巨星洪金宝昨夜突然去世。记者从香港同行处获悉这一噩耗后,紧急联系上香港英皇的某位高层,对方证实了这一消息。”

  假的就是假的,后者见报的当天,新浪娱乐就发布消息《洪金宝儿子否认去世消息 称精神饱满正拍戏》,称“记者今天上午致电多位香港影人,均对这一消息表示莫名,洪金宝长子洪天明随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父亲去世的消息系媒体误传,当下洪金宝正与其幼子洪天照在山东拍摄电视剧《少林僧兵》。”前者发布后仅一天,12月8日,新华社就发布题为《XXX院士96岁华诞: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件大事》的新闻;中新网12月10日发布的辟谣新闻则意味深长地在标题中突出了“X老身体状态良好”。

  以上两则假新闻,问题都出在“新闻根据”不足上。也就是说它们“不是事实的传播”,而是“听风就是雨”的误传。前者消息来源是类似于“在男厕所听女厕所说的”小道消息,新闻源头实不可考;后者虽然来源于“香港同行”,但“一位港台媒体的同行则表示,他们也收到这样的消息,但证实后却发现是假新闻。”

  在中国新闻界,新闻工作被称为“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”。在有关传播学模式中,记者、编辑被通称为“把关人”。他们在新闻产制的过程中,都负有核实事实、去伪存真的责任。如果舍弃了对事实现场调查,舍弃了对第一手材料的追求和可靠信源的挖掘,媒体就会不负责任地将不实信息地传播给大众,不仅会使“新闻越来越像谣言”、“新闻等同于谣言”;而且会误导舆论和引起信息混乱,并大大挫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。

  12月10日,笔者在美国罗格斯大学访问时,有幸参加了该校媒介道德课程的一场学生演讲会。一位女生在做了一个假新闻的案例陈述后,向师生们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:“不亲自做调查研究就去报道一个新闻人物及其成就是道德的吗?”“一味抢新闻和争做‘最先报道的媒体’,是否会毁了新闻业和新闻记者?”“媒体一旦失去了公信力,公众还能相信它提供的内容吗?”

  也许这几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显而易见,却仍然值得所有的新闻人重新思考。

  选自王君超著:《第三只眼睛看传媒》一书